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在这一批G头中,G21应该算是价格较高的一颗,手头同焦段的镜头不多,拿出宾得DA21单反头凑个数,权当陪标。

这次简单点说(测试机身NEX-5N):
分辨率:全开时DA21领先,收缩光圈后的分辨率G21胜出
锐度:同上
焦外:G21完胜,G21的焦外很优秀
暗角:都很明显,只是G21全开暗角更明显些
畸变:G21完胜
色散:半斤八两,都较轻微


宾得DA21胜在边缘表现(DA21算是边缘较差的了,没想到还有更差)、全开锐度;蔡司G21胜在焦外无敌、收缩光圈后的分辨率和锐度。总的来说,G21的表现力更强些(前提是对准焦)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宾得DA21、蔡司G21焦外对比

附带蔡司G21单独评价
松下X12-35 F2.8发布及样片初评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镜头 on 2012-5-21 / 阅读(5170) / 评论(0)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松下X12-35mm F2.8这颗期待很久了,作为M4/3系统唯一一颗恒定大光圈变焦,曾被报以厚望,成像到底如何呢?根据样片,粗略评价一下:

松下X12-35 F2.8样片地址:1 2 3

1、色散和紫边很轻微,主要是绿色和蓝色色散,机内校正的缘故
2、广角和长焦端均有明显暗角,不过机内也矫正了
3、焦外很一般
4、F4以后整体锐度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收缩后分辨率不错,但是大光圈下实在一般

整体来看,体积小巧是个亮点,但是画质并没想象中的优秀,和前辈12-60还是有很大距离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今天对于莱卡迷来说,绝对是兴奋的一天。如很早的谣传,莱卡果然推出了黑白全幅旁轴M-Monochrom(简称莱卡M黑白、莱卡M-M),还有APS画幅数码DC X1的升级版X2,同时推出指标很高的新标头 APO-Summicron-M 50mm f/2 ASPH。

看了Leica M黑白的样片,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

优点:一个感光单元对应一个单像素,同时取消了低通,显然此机的单像素锐度和Sigma X3一样达到刀刻般细微的极致表现。在这点上,毋庸置疑的优秀。
另外,高感下类似银盐胶片的颗粒感,也非常令人喜欢。

缺点:高光飘得利害,高光动态差得离谱、LCD仍然没有进步。
传统彩色感光元件是4个感光单元合成一个像素,现在只需要一个,单像素感光面积增加不少,但是动态却差得离谱,不正常。就算以前4个彩色感光单元合成一个像素,一种颜色飘了,其他没飘的话,靠算法仍能找回一些层次,但也盖不住单感光元件面积扩大四倍的从容。这一点,要么莱卡有所保留,要么莱卡故意突出中间过渡,要么此CCD技术有问题。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宣传稿上提到的,“。。。对摄影师曝光提出了更高要求”,看起来更像是在掩饰自身的缺点。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蔡司G头,廉价菜头的首选;ZM35,复刻版的老光学;宾得这两颗,一个是新时代的塑料玩具,一个是几十年前的经典镜头。单反头pk旁轴头,老头pk新头,很是跨界。不过老人的测试总是能发现些隐蔽的问题,挑选之前请仔细阅读。

参与35mm段pk的有蔡司ZM35 F2、G35 F2,宾得DAL35 F2.4、K35 F2四颗镜头,机身是5N。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全开光圈下(只有DAL35是光圈F2.4,其他都是F2)
焦外:DAL35完胜,其他三个头都有明显二线性,比较下来,DAL35>ZM35>K35>G35(参见图片)
锐度:中心锐度ZM35>G35>DAL35>K35;边缘锐度DAL35>ZM35>K35>G35
层次感:ZM35和G35明显好于DAL35和K35
色散:K35最严重,其他稍微好些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考虑到大部分镜头全开光圈焦外二线性差,继续不公平测试,DAL35 F2.4不变,其他三颗收一档到F2.8
焦外:DAL35还是完胜K35和ZM35有长足长进,G35提升不大,DAL35>ZM35>K35>G35(参见图片)
锐度:排名没有变化,中心锐度ZM35>G35>DAL35>K35;边缘锐度ZM35>DAL35>K35>G35
层次感:蔡司仍然明显好于宾得,其他光圈也是如此
色散:K35最严重,其他稍微好些

F4以下
其实各项排名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发现同光圈下的焦外,旁轴头的光斑明显小于单反头,这样焦外的差距就更大了。
畸变:四颗头都差不多

总的来说:
蔡司ZM35和G35的单独评价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镜头 on 2012-4-28 / 阅读(11040) / 评论(0) »
蔡司ZM35、G35、宾得DAL35 F2.4、K35 F2对比的结果发布之前,先放蔡司ZM35和G35的画质对比评价,供参考。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蔡司ZM35
眩光:和G21和G35一样,眩光光斑出现在高光点附近,非常明显,破坏画面;全开时,高光边缘有溢出现象
紫边:全开无论中心还是边缘,紫边均可察觉;收缩改善不大
锐度:全开中心锐度优秀(同比超过G35),边缘略有晕感,但分辨率仍然处于优秀;收缩一档后提升明显,也就是说F2.8即进入平衡状态
焦外:全开焦外二线性明显,收缩有改善,焦外水准一般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蔡司G35
眩光:和G21一样,眩光光斑出现在高光点附近,非常明显,破坏画面;全开尤其明显,高光边缘有溢出现象
紫边:无论中心还是边缘,均有明显紫边,收缩光圈略有改善,但边缘仍可察觉
锐度:
分页: 11/69 第一页 上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