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尼康D800样片下载地址如下:
样片1 | 样片2 | 样片3 | 样片4 | 样片5 | 样片6 | 样片7 | 样片8 | 样片9 | 样片10 | 样片11 | 样片12 | 样片13 | 样片14

高感图暂无,最高只有到640的,初步评价:色彩准确,分辨率没的说,紫边轻微,雪山的样片高光飘了,动态范围有待考察、高感表现待考察(这些往往是高像素带来的副作用)

【更新:D800高感样片
高感样片1 | 高感样片1 | 高感样片1 | 高感样片1 | 高感样片1

【更新】从上方提供的样片来看,D800高感表现果然意料之中的——差!彩色噪点明显,不太像尼康的风格,D700就不用比了,比D7000都差一档有余。另外未知机身设置,等更多专业网站的样片再做细的分析。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即将发布的富士单电Fuji X PRO 1主要参数:
16M像素, APS-C画幅,代号X-Trans
新的滤镜组,EXR处理技术
3款大光圈定焦金属镜头:18mm F2.0(27mm等效), 35mm F1.4(53mm等效),60mm F2.4(90mm等效)
35mm套装大约1300欧(!),其他两个镜头各600欧
无AA滤镜
全新X卡口,略微内凹进机身
取景器类似X100(混合式),使用不同镜头会改变视角


另外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是:自动对焦模块是外置的、且特殊的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uji X PRO 1下周正式发布。同时,佳能也终于计划参与到单电大战中,但是并非可换镜头的,好像回到了Pro 1时代!将发布一款APS画幅,固定变焦镜头的相机。仍然归属于PowerShot G产品线,命名为:G1X

主要参数:
奥林巴斯单电新机E-PM1浮出水面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1-6-20 / 阅读(3112) / 评论(0)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据说:小巧可比同门DC XZ-1(仅机身),对焦超快(超过E-5!?)、触摸屏、按键不少

6月30日奥林巴斯将发布新机身和镜头(目前的说法是:E-PM1、E-PL3、E-P3机身和12mm F2.0、45mm F1.8镜头)
尼康 D5100 画质初评和样片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1-4-5 / 阅读(11355) / 评论(7)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上图:D5100和D5000肩并肩对比

样片见dpreview(很多是玩票类的样片,比如机身滤镜):http://www.dpreview.com/pr...
[4月9号dpreview更新更多样片:http://www.dpreview.com/ga...]

几点改进,值得赞赏:
1、体积相对于D5000有了显著的缩小
2、上下翻转屏变成了最大众的左右式
3、右手操作按钮布局合理

D5100画质评价:
1、整体画质比D5000有长足长进(即便是增加到了16M像素)
2、黄斑现象减弱
3、整体锐度适中,细节丰富
4、噪点控制略差于佳能600D,但是高感色彩深度保留较好,强于600D
5、高感下,D5100的暗部明显动态范围超过D5000
6、RAW细节表现比K-5还好
7、至于我关心的动态范围,暂时未知,按照此前D5000不错的动态,这台应该也不会差。

非常优异的表现!属于体积和画质的良好平衡,按照其低端机定位,性价比突出,值得购买。
不好意思,我out了。才看到无忌的评测新闻,原来只是1:1.63的ccd。这样说来,f1.8的噱头实在不足以拿出来忽悠,三星去年的那款卡片旗舰早已达到这个光圈水平。

还以为奥巴会借着XZ-1复兴当年C系大尺寸ccd卡片机的辉煌,没想到……无语了。EP-1之后彷佛耗掉了奥巴的活力,出的产品都是小打小闹,噱头很多,实惠很少。衰败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唯一的亮点看来就是保持色彩感出众的同时,高感表现不错,iso1600属于可用,与G12打平手,但光圈的优势就明显了。

算了,想买纯粹卡片机的同志们,还是继续GRD3吧,起码不会被人嘲笑外强中干。。。
关于NEX和m43的选择问题
宾得太姑父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0-12-17 / 阅读(39375) / 评论(31) »
因为价格差不多,各有优劣,而且都是引发业界轰动的创新产品,所以最近貌似很多朋友都遇到了二选一的难题。太姑父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也许会对各位有些帮助。

首先要明确的是,目前这个阶段,不要期望这种无反光板结构的evil机能够替代中、高端单反,入门单反也许还可以被秒一下,但高级单反的快速对焦,快速连拍,大尺寸感光元件的机身防抖功能,三防机身等方面的优势仍然无可替代。如果你时不时要做一些很专业的工作,evil机只能充当备机。

NEX的优势如下:大尺寸感光元件,优秀的动态范围指标和高感光度成像,高清视频功能开放(m43里只有GH系列可以比一下),目前为止最轻巧的机身尺寸,高规格的液晶屏取景器,可以转接从m25口电影镜头到所有旁轴和单反卡口镜头在内的镜头,是真正的万能插座。

NEX的弱势如下:E卡口的自动对焦镜头群匮乏,目前的镜头尺寸仍嫌过大。转接一些小像场电影镜头时会有严重的黑圈区域,基本可以说不可用。没有机身防抖功能(相对奥林巴斯的机身而言)。转接焦段28以下的超广角135镜头时边缘成像质量下降过快(与徕卡M8、M9所拥有的那块量身定做的柯达ccd相比,nex的那块与单反机身指标相同的cmos确实只能算是块廉价的数码后背)。

m43的优势如下:机身设计和伺服系统更为合理。机身防抖(只有奥林巴斯有)。焦段覆盖全面且光学素质颇高的镜头群。相对成熟的色彩算法(奥林巴斯作为传统光学厂家的优势,松下从GF1开始,iso400之前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这一优势相对nex而言并无质的优势,最多是消费者的口味差异。

m43的劣势如下:画幅。这个劣势直接导致了在动态范围、高感等等方面的全面劣势。当然还包括转接全幅镜头时可耻的X2系数。这对于喜欢玩儿转接的人来讲是很难容忍的,除非你只玩儿一些刚好能覆盖43画幅的小像场电影镜头和工业电视监控镜头。

对于不玩儿转接手动镜头,也不考虑朝专业机身和镜头系统升级,只是为了居家旅游便携,有相对较高成像质量,平时给家里LD和娃娃拍些糖水片的朋友,m43机身是合适的选择。因为镜头群的水准还是很不错的。即便是较为专业的发烧级用户,两万块出头的投资就可以搭配出一套比较顶级的m43系统。(比如一台GF1+leica D 25mm/f1.4+lumix 7-14/f4+leica DG 45mm/f2.8)这样的预算如果是去烧单反的话,想搭配同样高素质的镜头群,大概只够一机一镜的。

对于玩儿转接手动镜头的朋友,太姑父完全不推荐m43系统。当然,很多玩儿小像场电影镜头转接m43的朋友会对我的这个看法嗤之以鼻。但是太姑父从一些资深玩家那里了解到的一些器材历史,加深了太姑父不看好小像场电影镜转接前景的判断。很简单,在m43系统出现之前,那些16mm系统的小像场电影镜(比如法国的Angenieux 25mm/f0.95、Angenieux 25mm/f1.4和英国的Cooke 25mm/f1.4、德国的Carl Zeiss Jena Tevidon 25mm/f1.4,当然,还有瑞士著名的Kern电影镜、德国的Schneider电影镜等等)在ebay和国内市场上的行情几乎就是白菜价(太姑父就知道有一个杭州的器材狂人,一两年前以三五百块一颗的价格出掉了手上一大批小像场电影镜,如今的市价大概贵了几倍甚至十倍)。随着m43系统的出现,这些镜头水涨船高,在ebay上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500美元的级别(几乎都是东亚卖家在追捧)。在国内的市场流通价更是没谱,有的报价甚至已经接近万元。这是非常非常离谱的。因为m43的画质表现,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35mm全画幅机身的,也完全比不上适马X3 cmos在多数时候的表现,无论m43那块live mos前的这颗镜头素质在理论上有多高。而且,以太姑父有限的品评经验,绝大部分这类小像场电影镜在m43上的成像水平,并不比松下和奥林巴斯在产的m43专用镜头群的表现来的高级,至少有一半左右的中低档小像场电影镜头的表现只能用聊胜于无来形容,虽然价格并不是聊胜于无。这么折腾,高兴的只有淘宝上的奸商。

至于转接旁轴镜头或者35mm电影镜头系统,就更简单了,X1.5的系数无论如何都远远强过X2的系数,NEX相对m43的优势毋庸置疑。

烧钱败家都没问题,但理性败家更重要,千万别钱没少花,最后还落得赔钱割肉惹一肚子闷气。
分页: 4/22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