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4-54mm F2.8-3.5
作为E-1的套头出现,性价比极高的随身镜头,特点:大光圈、轻巧、防水防尘、强悍的微距、虽然没有使用ED玻璃却有几乎完美的成像质量和抗紫边、抗眩光性能,Olympus高超的光学能力在这个镜头上得到充分体现。
 
12-60mm F2.8-4.0
和E-3一起亮相。相比于14-54mm,广角端和长焦端均有扩展,而且加入了SWD超声波对焦、还有Super ED、ED镜片,虽然和14-54mm一样只列于High Grade镜级别,但其配置可算顶级(Super High Grade)。不爽的是:镜头口径达到72mm,变焦时伸出太长,重量也有所增加。
 
这两个镜头一个3千多,一个6千多,12-60mm到底值不值,可以参考我做的对比。(由于各取最长焦端和最广角端,视角略有不同)
 
广角端(12mm vs 14mm F4.0)
中心锐度:12-60mm明显占优
边缘锐度:12-60mm明显占优
边缘色散:12-60mm控制较好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Olympus这边不断的制造防抖机身(E-510、E-3),而作为同盟的Panasonic却锲而不舍地开发防抖镜头,这对像我等E330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Leica D Vario-Elmar 14-150mm F3.5-5.6 Asph. Mega OIS,好长的名字,这个头在年初即已初露端倪,现在终于等到松下正式发布了。主要特点如下:
 
1、覆盖28-300mm焦距段(135 equiv.)
2、松下OIS防抖
3、使用四片非球面镜片和一片低色散玻璃镜片
4、超静音技术(也许就是超声波马达)
5、全程50cm最近对焦距离
6、7枚圆形光圈叶片(可实现漂亮的焦外效果)
7、支持Contrast AF (适用于松下L10机身)
8、520克(便于携带)
9、Leica的品质

 
要是腾龙来做这个大变焦比镜头,我大概完全不会去考虑,但是,现在由Leica来揭榜,我就不能不留意了。想到Zeiss为Sony a100设计的16-80mm其优异的像质表现,作为另一位镜头届翘楚的Leica不大会为此而破坏自己的声誉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看MTF似乎很强悍的样子。希望在最长焦端不要缩水太严重,希望广角和长焦端的色散轻微,另外,希望边缘成像锐利(看MTF似乎是这样)。哦,差点忘了,还有最关键的,希望价格不要太高。
 
ps:松下新推出的单反DMC-L10还算有点特色,不过,低端的定位和明显不相称的$1299套机价格,我看松下大概是脑子进水了
分页: 10/10 第一页 上页 5 6 7 8 9 10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