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曲线
| |
zouzhou / Posted in 杂七杂八 on 2015-10-24 / 阅读(7402) / 评论(1)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从我们读大学那时候起,“郁闷”这个词悄然流行了起来,清华学子们每天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正好同时代还有一部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大家从至尊宝身上发现了共鸣,顶礼膜拜。

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不开心,不过词换了,叫“焦虑”,但焦虑的主要原因,还是觉得自己钱少。钱意味着物质生活质量、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和别人看你的眼光。

但多少是幸福的基线呢?

年薪5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身边不少人已经拿10W了。
年薪10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当年笨得要死的同学已经拿20W了。
年薪20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跳槽到BAT的同事已经拿50W了。
年薪50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他社交圈的人都住别墅了。
年薪100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他觉得自己累得像条狗了。

很奇怪但又每天上演的现象对不对?有时候一个同学聚会、一个道听途说就可以击溃你的幸福防线,但是很少有人因为自己读书少而焦虑、字写得难看而焦虑、审美差而焦虑、没有爱好而焦虑。

我以前写过文章提到,钱是这些才能中,最容易被量化的,因此最容易被比较。比较的习惯从哪里来?回顾一下我们从小到大做不完的考卷和走过的独木桥。现在的80后家长,哪个不是年轻的时候对此深恶痛绝,而有了宝宝之后,连早教都开始考虑了,千万不能输给了其他孩子。家长的不安全感源自当年被植入的种子,而这个种子生根发芽,开始了对下一代的影响。最开始,这个系统是来影响人的,到现在,人已经和系统协同协作了,互相促进,完美运转。

其实让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我期望的幸福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很多人会说:有个够住的房子,家人身体健康、开心、能在树下躺着听歌看书看孩子们嬉闹。这个期待似乎和大量的钱没什么关系,那我们到底在苛求什么呢。

我们仍然会感到焦虑和痛苦。你的欲望和你的实际能力不匹配的时候,痛苦就会产生。为了解释这个,我设计了一个幸福曲线的概念,画给大家:

这里面有两条曲线:一条是欲望曲线,代表了自己的欲望高低;一条是能力曲线,代表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当能力高于欲望时,体会到幸福;反之,不幸福。差距越大,越幸福/不幸福。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横坐标是时间,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欲望仅是一颗糖,现实容易满足,欲望曲线在实际能力曲线之下,幸福感强。而越踏入社会,攀比心态作怪时,一次同学会就会让欲望曲线提升一大截,而能力却不是一下子能提升的,这时候会出现痛苦和焦虑。加上社会和媒体的各种轰炸,欲望曲线越来越高,而能力还在迈着小碎步或者根本没有提升,焦虑继续增强。

聪明如你,你会如何处理这两根曲线呢?

先得认识自己。

人确实生来不平等,智商有高低,情商有高低,精力有高低,运气有高低。并非所有人都得有共同的目标,人贵在认识自己。演员毕竟是少数,观众还得是多数。我们看《飞屋环游记》的时候,羡慕两位老人一辈子卖气球、简单乐观的生活,而自己却完全无法接受在一种状态做很久,这是人性中矛盾的地方。

生来是骏马,就去草原敞开了跑;生来是乌龟,就安安静静做个慢性子。都很好,自有自己的风采,各有各存在的意义。道理虽然容易明白,但是在已经被植入的状态试图摆脱,势必有一段阵痛过程,用韩寒的话来说“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你最终的选择,仍然是被自己的性格决定的。
 
分享到:

This article has been read for 7402 times.It is tagged with .
1 Responses
eyefashion says:
at 2015-12-7 14:47
认识自己的欲望很容易,认识自己的能力很难,30年来几乎仅考核了一种能力——考试。能力的维度有很多,其实做老好人也是一种能力,大部分大学精英也是做不到的。认识了自己的能力之后,还牵扯选择的问题,是选择接受现实平庸下去,还是整合资源中年再拼搏一下?对于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都尽了一定程度的努力,可是在选择层面上,却是随波逐流的人居多。认识了能力和选择之外,还要考虑周围环境。不说大环境,就说自己的父母夫妻儿女与自己的互动环境。他们对你的期待是什么,物质的精神的,你的改变是否争取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生活是个复杂大系统,很少有人将其抽丝剥茧,仔细面对自己。
人在孤独状态下面对自己的时候,才能抽丝拨茧,但是面对自己这个过程并不是太好受的过程,很少有人会选择这么做。
zouzhou 回复于 2015-12-7 16:42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昵称

网址

电邮

OpenID登入 高级选项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