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第一台4/3系统数码单反相机Panasonic L1的价格终于曝出
| |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06-6-22 / 阅读(6712) / 评论(0)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昨天,松下第一台4/3系统数码单反相机Panasonic L1的价格终于曝出,不出所料,果然走的是高端路线——套机(徕卡Leica D 14-50 mm F2.8-F3.5镜头)价格为25万日元,约人民币17500元!
 
以前的一点介绍可以看这里
 
dpreview上乘热打铁地放出这台相机的初步介绍,既然有点资料了,不妨来分析一下。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沿用olympus E330上的侧摆式反光镜设计
这种设计的好处和缺点都很明显,好处是降低了机顶的高度,让很多随身单肩包也能轻松放下一台单反。缺点:由于4/3系统的CCD尺寸本身偏小,进光量不够,再加上取景光路全靠镜面反射,和五棱镜的全反射相比,损耗偏大,光线到达人眼的时候已经是昏暗无比。L1同样如此命运。
 
2、使用Live Mos,并支持实时取景
听我介绍完,你便会同意我的“L1的设计师脑子进水”的观点。E330最具优势的就是它的两种实时取景模式(A/B mode),由于在其取景器旁还有一块小型CCD,保证了E330在反光板放下状态时能同时使用光学取景器和LCD取景,就像使用消费DC一样,非常方便。
 
我们看看L1是怎么做的,要是照搬E330的这两个模式倒也还好,它偏偏舍弃了最好用的A模式,而自己设计了一个超级无用的另类B模式:反光板抬起、快门帘打开,光学取景器不能使用,LCD上显示Live MOS的真实成像。这就罢了,如果此时要自动对焦怎么办?反光板落下,LCD漆黑,等相机对焦OK后反光板再次抬起,怎么会有这么弱智的设计?完全不具备实用价值。
 
另外,L1的机背LCD属于固定设计,不能翻转,Live View的实用型继续被阉割。
 
唯一值得表扬的是L1在实时取景中加入白平衡和曝光补偿的相应显示,接近消费DC的使用感觉。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3、金属机身
使用镁铝合金的机身保证了很好的手感和坚固性,搭配专业素质的徕卡Leica D 14-50 mm F2.8-F3.5镜头,机身+镜头重量超过了1公斤,再加上并不是很大的手柄,握持感可想而知。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4、两段式机顶闪灯
机顶闪灯有两种姿势。轻按按钮,闪灯朝斜上方,用来做触发和反射补光;继续按下,闪灯头朝前,正常使用。这个设计有意思,希望各大厂商多多效仿。
 
总结:
现在Olympus E330的套机价格为7500元左右,以松下L1 17500元的高价和乏善可陈的设计,注定这台机器只能成为松下/莱卡死硬分子、烧钱用户的收藏品。
 
[部分图片来自于dpreview]

[06年8月24日补充:L1的评测和样片可以参考http://dpnow.com/2832.html]
 
分享到:

This article has been read for 6712 times.It is tagged with .
0 Responses
发表评论

昵称

网址

电邮

OpenID登入 高级选项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