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Zuiko ED 50mm F2 Macro
| |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镜头 on 2008-11-12 / 阅读(8621) / 评论(1)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原谅我,我实在忍不住要夸一下这个镜头。

之前用过蔡司的标头,对F5.6之后的锐利成像和F2之后的完美虚化印象颇深,但是,有了这个镜头之后,我很坚决地把蔡司给处理掉了。Why?

很严谨地PK过,O记的这个头除了光圈小了点之外,在画质上还没有发现比蔡司差的地方。
锐度:
蔡司完败,Olympus 50mm F2在最大光圈就已经有很高的锐度了(接近蔡司收缩到F4之后的水平),收缩两档之后比蔡司的锐不可挡还要锐不可挡
紫边:
也是蔡司完败,O记表现得很轻微(相比之下)
焦外:
仔细比较了每一档光圈下的散景,两个镜头的表现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要注意:蔡司最大光圈的焦外是很难看的(很愣,只是景深浅而已),F2之后才进入可用范围
近摄:
还用比么,O记这个是微距镜头
畸变:
几乎为零的畸变是微距镜头的基本要求(当然这对出好片子并非是件好事,这里只是就事论事)
眩光:
啊,这是蔡司的死穴(眩光有时候也是件好事,尤其是喜欢lomo的文艺青年们)

以上全是基于实事求是,dpreview上也做过评测,大家可以参考。当然这个头也是有明显缺点的:
1、对焦速度慢,光线较差的情况下对焦非常犹豫
这个曾招到无数人诟病,大概是奥林巴斯对焦最慢最犹豫的镜头了。据说只有在E3上对焦速度才令人满意(需要火力强劲的机身)。那怎么行!拍小昆虫的时候能犹豫的么?人像时抓拍姑娘的表情时能犹豫的么?这个缺点有时候很要命,大家明知道这个缺点但是还买这个头,完全是看在画质的份上。希望奥林巴斯推出这个头的SWD版本,保证畅销。
2、长得丑
蔡司的外形,咋看咋舒服,O记的这个是个水桶腰,装在我的小机身上异常难看
3、比较重
没拆过,大概是镜片较多的缘故

总的来说,这个镜头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如果不介意上述缺点,请毫不犹豫地购入。按我的观点,这是每一位奥林巴斯E系统用户的必备镜头。另外,说点别的(Bonus内容):

和Nikon 50 1.4D比较之后:
明白了尼康为什么要赶紧推出新版的50 1.4。因为现有的版本实在是太差了,连F8的锐度都欠佳,难怪被适马的50 1.4超过,再不升级就真对不起尼康这个招牌了。

为什么不做50mm F1.4的大口径镜头?
让奥林巴斯推出个50mm F1.4,这是根本没有难度的,几十年前就有OM 50mm 1.4(也不比Nikon AIS 50mm 1.4差),简单卡口改改就可以了,那为什么不做呢?

定位问题,奥林巴斯的各款镜头是和换算后的同类135镜头进行对比的。别忘了4/3系统的焦距是要x2。50mm在4/3系统上,换算之后是100mm,请问各家135画幅100毫米左右的看家镜头是什么?尼康的105mm,佳能的百微,有1.4光圈的么?没有,那很好,奥林巴斯就做到F2,体积小巧量又足,够了。

所以,正确的提法应该是:标头。135的标头是50mm,4/3的标头是25mm,你如果说“我要奥林巴斯F1.4的标头”,那么,有25mm F1.4在等你。
 
分享到:

This article has been read for 8621 times.It is tagged with , .
1 Responses
dao says:
at 2009-3-1 10:22
对这个头的评价和下面的内容矛盾啊??
http://www.v-angle.com/blo...
“最后,再看看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50/2 Macro微距镜头。我看过它拍摄很多照片,一直找不到微距镜头那种毫发必现、锐利无比的感觉,直到找来了它的MTF曲线才发现这并非拍摄者的失误。”
你说得对,上一篇我犯了个错误,就是那个MTF其实是最大光圈F2时的数值,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很锐利无比的,然后那个时候有些偏见在里面,待我修改一下。谢谢!
sumtara 回复于 2009-3-1 12:35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昵称

网址

电邮

OpenID登入 高级选项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