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换了工作以后,每天忙的昏天黑地,以前泡的论坛和ZZ这里都顾不上了。而且,半年来虽也出远门数次,但正经拍照的经历只有前不久去日本旅游时勉强算是一次。

不过还好,在玩物丧志这条路上半年来也不是全无收获。最大的收获是iphone4+instagram。对于苹果用户中的拍照控来说,这个收获是旧闻,但仍要大力推荐。夸张一点说,这个组合解决了摄影进入数码时代以来一些一直被人关注,但传统摄影器材厂商从未认真对待和考虑解决的问题:

1、真正的随时随地拍摄(当然,水下拍摄效果存疑)。传统上随时随地拍摄的任务是由卡片机完成的,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卡片机的局限性日系厂家解决的从来很山寨。首先就是在拍照环境不够友好的条件下,怎么拍摄?比如地铁车厢里。传统相机因为外形可识别性太强,所以无论你的卡片机有多轻巧多不具有侵略性,在那种不友好的拍摄环境下举起相机拍照仍是个巨大的困难。(职业摄影师当然会比较好的处理这种情况,但毕竟大多数人不是职业摄影师)即便被拍摄者接受度比价好,也可能因注意到你的拍摄意图而失去最自然的表现。其次,非潜望式镜头设计的卡片机在开机时总会有一个镜头伸缩的过程,对焦也要耗时,稍微复杂的光比条件下还要考虑测光,这些都会造成拍摄时机被耽误。当然,现在一些比较进取的相机厂商如索尼、松下,都在用触摸屏面板来一次性解决这几个问题。但iphone4在靠一下触摸解决对焦、测光等问题上,解决方案不输任何专业卡片机。而iphone4的隐蔽性又远远好于任何一台卡片机。

2、instagram的存在对传统卡片机也是一个颠覆。它解决了快速ps,或者说快速靠滤镜效果风格化处理图片的问题。(这里先不考虑instagram作为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的性质,只说它的影像功能。)解决这个问题有多大价值?看看奥林巴斯、宾得、富士之类的厂商靠内置滤镜噱头卖了多少年卡片机就知道了。现在instagram完全免费,且滤镜效果极好,滤镜种类也更多。从实拍效果看,instagram能够比较好的通过色彩和曝光调整,把iphone4拍出的照片处理的更精细化,影像的质感尤其是层次感表现的非常好,甚至对一些大光比和弱光照片的处理也很出色。在实质上把iphone4的拍照功能提高了一个档次。

3、随时随地上传分享。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在3G+微博+各种图片分享SNS的时代,无论是对于突发新闻摄影的传播满足,还是对普通摄影爱好者作品即时分享的满足,iphone4都可以把各类单反、卡片机甩出几条街。虽然以前也有卡西欧、尼康之类的日系厂家在卡片机上做过互联网上传的尝试,但想法都过于保守,实际效果也都想当差,只能说聊胜于无。iphone4在这方面对传统相机厂商是秒杀式的局面。

4、最最轻便的便携“相机”。iphone4因为镜头足够广(等效28mm定焦),拍照效率足够高(弱光夜拍快门也很快,f2.8的光圈。时滞可以忽略不计),以至于在主要景点逛完回酒店之后,傍晚出去逛街吃饭的时候,我基本上只带着iphone4在拍。收获也不少。

以上的说法,大家可以结合我的iphone片子看一下。地址在豆瓣

另外,还有一个收获与拍照无关,但确实很受用。那就是用“8毫米”这个app,拿iphone4拍视频。效果很好,除了某些功能上还没那么完善外,在旅游时替代入门级DV完全没问题。

这次去日本太姑父一共带了2台相机+5枚镜头,外加一台iphone4。最终拍照片的体验上,反而是iphone4获得的愉悦最大,其次是m43系统的松下G1,最昂贵也是看着最唬人的α850反倒没收获太多有趣的照片。事实上,这半年来因为出门多,经常尝试带各种器材组合去外面拍(不过除了去日本这次,其它几次出门都没拍出什么片子),越来越感到器材在轻便和拍摄高效率上收获的乐趣和成就感,要超过器材专业性本身。在街拍和拍摄权重占比很低的旅游时,大量的拍摄都是抓拍,所需要的拍摄景深很深,即时构图占的比重很高,这个时候侵略性小、轻便、快拍更重要,专业器材在景深、细节表现力上的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对器材的需求感受就会倒转。以前有老鸟说,器材越简单,你的注意力就会越多的倾注在拍照本身上。还是很有道理的。iphone4配合优秀的摄影类app带来的拍摄乐趣,确实超越了我以前用过的各种卡片机和拍照手机。对轻便器材的关注也许会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所以,太姑父非常期待lumix系列明年传说中的f2恒定光圈m43变焦头!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