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松下在X镜头发布之际就曾夸过海口,说这是光学的革命。之前我的初步评价是,画质还不错,超越期望但是这并不是光学的革命,机内校正的谈何光学革命,叫IT技术的革命还差不多。至于体积,全幅时代的傻瓜机早就是这种收缩镜头的设计了,镜头和镜片也不比这个大多少,只是松下第一次在单电上做到这么小,并非前人没做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看大图

日本有人做了松下X14-42和20神饼在不同机身上的对比:(焦段20mm,光圈F4.5)
看完之后,结论为:在这个测试条件下,X14-42饼干反差、边缘、色散表现都不错,只是细节略差于20神饼,但差距不大,已经非常不错了。

没有专门的焦外对比图,但是按照此前的样片,X14-42的焦外在变焦镜中属于中等偏上。这个头值得购买。

具体样片点击这里:
尼康v1对比G3、E-p3、G12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on 2011-10-15 / 阅读(3416) / 评论(0) »
感光元件尺寸对比:(挑了比V1大的,也有比V1小的)
松下G3:17.3 x 13.0 mm
奥林巴斯E-P3:17.3 x 13.0 mm
尼康V1:13.2 x 8.8 mm
佳能G12:7.2 x 5.3 mm

低感高感对比两张(点击看大图),看官自判。dpreview对比见:http://t.cn/asJXne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自从换了工作以后,每天忙的昏天黑地,以前泡的论坛和ZZ这里都顾不上了。而且,半年来虽也出远门数次,但正经拍照的经历只有前不久去日本旅游时勉强算是一次。

不过还好,在玩物丧志这条路上半年来也不是全无收获。最大的收获是iphone4+instagram。对于苹果用户中的拍照控来说,这个收获是旧闻,但仍要大力推荐。夸张一点说,这个组合解决了摄影进入数码时代以来一些一直被人关注,但传统摄影器材厂商从未认真对待和考虑解决的问题:

1、真正的随时随地拍摄(当然,水下拍摄效果存疑)。传统上随时随地拍摄的任务是由卡片机完成的,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卡片机的局限性日系厂家解决的从来很山寨。首先就是在拍照环境不够友好的条件下,怎么拍摄?比如地铁车厢里。传统相机因为外形可识别性太强,所以无论你的卡片机有多轻巧多不具有侵略性,在那种不友好的拍摄环境下举起相机拍照仍是个巨大的困难。(职业摄影师当然会比较好的处理这种情况,但毕竟大多数人不是职业摄影师)即便被拍摄者接受度比价好,也可能因注意到你的拍摄意图而失去最自然的表现。其次,非潜望式镜头设计的卡片机在开机时总会有一个镜头伸缩的过程,对焦也要耗时,稍微复杂的光比条件下还要考虑测光,这些都会造成拍摄时机被耽误。当然,现在一些比较进取的相机厂商如索尼、松下,都在用触摸屏面板来一次性解决这几个问题。但iphone4在靠一下触摸解决对焦、测光等问题上,解决方案不输任何专业卡片机。而iphone4的隐蔽性又远远好于任何一台卡片机。

2、instagram的存在对传统卡片机也是一个颠覆。它解决了快速ps,或者说快速靠滤镜效果风格化处理图片的问题。(这里先不考虑instagram作为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的性质,只说它的影像功能。)解决这个问题有多大价值?看看奥林巴斯、宾得、富士之类的厂商靠内置滤镜噱头卖了多少年卡片机就知道了。现在instagram完全免费,且滤镜效果极好,滤镜种类也更多。从实拍效果看,instagram能够比较好的通过色彩和曝光调整,把iphone4拍出的照片处理的更精细化,影像的质感尤其是层次感表现的非常好,甚至对一些大光比和弱光照片的处理也很出色。在实质上把iphone4的拍照功能提高了一个档次。

3、随时随地上传分享。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在3G+微博+各种图片分享SNS的时代,无论是对于突发新闻摄影的传播满足,还是对普通摄影爱好者作品即时分享的满足,iphone4都可以把各类单反、卡片机甩出几条街。虽然以前也有卡西欧、尼康之类的日系厂家在卡片机上做过互联网上传的尝试,但想法都过于保守,实际效果也都想当差,只能说聊胜于无。iphone4在这方面对传统相机厂商是秒杀式的局面。

4、最最轻便的便携“相机”。iphone4因为镜头足够广(等效28mm定焦),拍照效率足够高(弱光夜拍快门也很快,f2.8的光圈。时滞可以忽略不计),以至于在主要景点逛完回酒店之后,傍晚出去逛街吃饭的时候,我基本上只带着iphone4在拍。收获也不少。

以上的说法,大家可以结合我的iphone片子看一下。地址在豆瓣

另外,还有一个收获与拍照无关,但确实很受用。那就是用“8毫米”这个app,拿iphone4拍视频。效果很好,除了某些功能上还没那么完善外,在旅游时替代入门级DV完全没问题。

这次去日本太姑父一共带了2台相机+5枚镜头,外加一台iphone4。最终拍照片的体验上,反而是iphone4获得的愉悦最大,其次是m43系统的松下G1,最昂贵也是看着最唬人的α850反倒没收获太多有趣的照片。事实上,这半年来因为出门多,经常尝试带各种器材组合去外面拍(不过除了去日本这次,其它几次出门都没拍出什么片子),越来越感到器材在轻便和拍摄高效率上收获的乐趣和成就感,要超过器材专业性本身。在街拍和拍摄权重占比很低的旅游时,大量的拍摄都是抓拍,所需要的拍摄景深很深,即时构图占的比重很高,这个时候侵略性小、轻便、快拍更重要,专业器材在景深、细节表现力上的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对器材的需求感受就会倒转。以前有老鸟说,器材越简单,你的注意力就会越多的倾注在拍照本身上。还是很有道理的。iphone4配合优秀的摄影类app带来的拍摄乐趣,确实超越了我以前用过的各种卡片机和拍照手机。对轻便器材的关注也许会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所以,太姑父非常期待lumix系列明年传说中的f2恒定光圈m43变焦头!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尼康单电如期发布。通过这次发布,明显感觉到大公司在创新时的犹豫不决、生怕左右互搏的丑态。他们都知道诺基亚是怎么败的,但是自己也在重蹈覆辙。

在1系统发布之前,尼康数码相机有几个主要画幅:FX(135全幅)、DX(APS画幅)、1/1.7'(P7000这系列的旗舰DC,其他更小的画幅不提了)。我是这么猜测管理层的思路的:

1、选择DX画幅,也就是APS画幅,明显和自家DX相机(无论是D3100还是D7000)形成直接竞争,画质不相上下,便携占巨大优势,视频占巨大优势,虽然任何人都知道“你不做其他人自然也会做”的道理,但是在大公司,左右互搏的事情是不会干的,你想在公司内部结仇么小子?

2、选择小一点的画幅:M4/3,这明显是向弱小的竞争对手低头,丢不起这个人,免了

3、选择再小点的画幅:1/1.7',这不又蛋疼了么,已经有的P7100还想不想卖出去?

4、好吧,只有唯一的选择了,也就是在大公司里面最安全的决策,选择这些中间的某个尺寸,CX画幅应运而生

这是认真做产品的心态么?更像是尼康对付一下赶制出来的产品。以这种CMOS尺寸、这么小的光圈、和其他主流单电毫无优势的体积和重量,1系统相对于富士X10、nex、GF3没有什么优势。尼康可以寄希望于品牌的力量创造奇迹。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关于此次尼康新单电V1、J1的点滴===========

尼康V1样片地址:http://imaging.nikon.com/l...
尼康J1样片地址:http://imaging.nikon.com/l...

这两个相机被赋予新的系统:尼康“1系统”
目前尼康有三种X画幅:FX、DX、CX画幅(2.7x倍率,尺寸13.2x8.8mm,多难记的数字,今后要带计算器才方便计算等效焦距)
10M像素
ISO:100-3200 (6400 Hi-1)
支持1080p视频拍摄
结合相位和反差对焦方式
V1采用镁合金机身,有EVF
J1套机预计售价$649.99
V1套机预计售价$899.95(坑爹)

对比下各规格成像元件尺寸
M4/3系统——17.8x13.4mm
Nikon CX——13.2x8.8mm
2/3'——8.8x6.6mm
1/1.8'——7.178x5.319mm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四颗镜头(lock方式抄袭奥林巴斯)
1 Nikkor VR 10-30mm F3.5-5.6, 等效27-81mm
一、适马Sigma SD1样片地址http://www.dpreview.com/ne...

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X3技术,虽然优点突出比如单像素锐度高、单像素感光面积大,但我一直认为它存在色彩上的天生软肋。被适马收购后,长时间停留在低像素、低动态、色彩差的状态,我不是很感冒。去年年底,适马宣布了15M像素(单层)的SD1,还是那傻大粗笨的模样,唉,我还是没兴趣。

不过直到今天,看了dpreview上公布的SD1样片,我才发现适马在默默无闻中向前了一大步。尤其是raw格式(注意,赞美仅限于raw格式),低感下细节非常丰富,高光动态极大改善,层次感和质感没得挑剔。只是直出jpg的算法太垃圾了,至少废半截武功。像素提升,动态也提升了,可喜的进步。

高感呢,暗部颜色信息是丢得差不多了(这点进步不大),噪点控制有长进。

总的感觉,SD1肚子里的这块芯很不错,把jpg直出算法改进下,机身弄得帅一点小一点,价钱不要向M9看齐(SD1 amazon报价$6899!)可能会卖得不错。

二、有爱钻研的人探索NEX-5N视频拍摄时更好的色彩模式(sunset)
http://www.eoshd.com/conte...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左边是标准,右边是sunset模式(从AVCHD 25p FX模式中截图)
今天又是资讯丰富的一天,几则消息: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松下两颗X镜头X 14-42mm F3.5-5.6和X PZ 45-175mm/F4.0-5.6如期发布,用料很好,据说会随着GF3X套机发售,单价 $399。
X 14-42mm饼干样片地址见这里(官方):1 | 2 | 3
没有广角端的片子,不能全面评判。但就长焦端,表现还是不错的,只是稍微软了一点点,焦外属中等偏上,反差中庸,紫边有但是可接受。画质对得起这个体积。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但是没想到的是,后面还有两颗,X 12-35mm和35-100mm,2012年发布,大光圈变焦镜(可能达到F2.0),松下这次来真格,把大家心里的理想变焦镜头实现了。追求极致便携的选择上面的14-42饼干变焦,追求画质的选择12-35mm,很好,加上G3身上还不错的芯,再出个Pro机身就完美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另外,Pentax Q的官方样片姗姗来迟,终于,拉出来溜溜了。让我大惊的是,这次的样片很不错哦
分页: 12/55 第一页 上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