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从imaging resource的严谨样片来看,Sony NEX5的画质:

简直就是秒杀E-PL1和所有其他同类竞争对手!动态范围,色彩,暗部层次,无论低感还是高感,非常震撼,ISO 6400完全可用

说完这些就足够表示NEX的素质了么?如果我说整体画质超过宾得K-x和佳能550D,大家会怎么想?
根据样片,事实的确如此。Sony终于做出了一台画质超群的相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相关链接:
完整的评测和样片 | 酸酸的dpreview preview预评测 | 台湾产品页面
镜头MTF:16饼干 | 18-55狗头

Sony官方称这种玩意叫“Interchangable Lens Digital Camera”,简称“ILDC”,看来是不愿意被归为“Evil”相机。何必呢?多不好记。主要参数如下:

1460万像素背照式Exmor APS HD CMOS图像传感器,APS-C画幅
ISO200~ISO12800
镜头光学防抖系统
25个自动对焦点(可覆盖近90%画面)
支持49区分区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三种测光模式
快门速度范围:30秒~1/4000秒
支持Memory Stick Pro Duo、Pro-HG Duo、SD/SDHC/SDXC
标准模式下每秒2.3张连拍,速度优先模式下最高支持每妙7张连拍
包含存储卡与电池时机身重量均不超过300克
除尘(晃动低通面板)
翻转LCD


同期发布了三支E系列镜头,分别是:
E 16mm F/2.8 “饼干”镜头(等效135相机的24mm)
E 18-55mm F/3.5-5.6 OSS 标准变焦镜头(等效135相机的27-83mm)
E 18-200 F/3.5-6.3 zoom OSS“一镜走天下”(等效135相机的27-300mm)


说完枯燥的指标,接下来是我的时间,在我眼里比较特殊的几点:
Sony NEX3和NEX5 ‘泄露’照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0-4-27 / 阅读(3400) / 评论(0)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如果没有猜错,下图左侧是NEX3,右边有金属装饰的机身是NEX5。

看到了立体声Mic孔。

闪灯的安装在于机顶的机关,有接口,估计也能支持外置EVF。

16mm F2.8“饼干”也太粗壮了吧?这个焦段(等效24mm)做镜头防抖本身就很奇怪,必要性不大啊,搞这么个大树桩出来,难看。饼干的目的就在于轻便,现在这个样子,让我想起了当年的707大炮。

不过有消息称,“sony做镜头防抖是为了保证摄像的稳定”,本人记得以前的摄像技术中有感光元件补偿这么一说,因此半信半疑。

另外:据说这里那里放出了参数。
松下G2新机样片画质简评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0-4-26 / 阅读(12433) / 评论(18)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imaging-resource上放出松下新机G2的测试样片,根据比较(时间仓促,只是粗对比了下),得出如下画质总结供参考:

G2 vs G1

比G1更强的锐化,显得更多细节
和G1颜色趋向几乎一致
高感噪点表现略好于G1,杂色有明显改善
高感颜色溢出现象比G1有改善
高感中灰黄斑依然有,只是稍微好了点


G2 vs GH1

除了高感颜色溢出现象、高感中灰黄斑比GH1有改善
其他都差GH1一截


总的来说,有些进步,但是属于小碎步,和挤牙膏区别不大。
Sony NEX可换镜头相机更多信息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0-4-22 / 阅读(5777) / 评论(1)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根据目前的信息,Sony将于5月11号发布一台高端一台低端可换镜头DC:NEX3和NEX5(一个全塑料,一个半金属半塑料),就像当年出DSLR也是一出一窝。

比较让人感兴趣的是,据说机器非常之薄,比奥林巴斯的EVIL还薄。(半信半疑)

镜头防抖

14M像素

两个套头和一个饼干定焦,16mm F2.8比奥林巴斯17mm要稍大些,金属用料多些
可换镜头DC大比拼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0-4-20 / 阅读(6077) / 评论(2) »
最新消息:sony可换镜头DC5月11号发布!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松下GF1 vs 奥林巴斯E-PL1 vs Sony NEX5 vs Sony NEX3

分页: 9/22 第一页 上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