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机身那点事儿
关于Sony A7s的动态范围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4-7-23 / 阅读(5673) / 评论(1) »
这个网站对Sony A7S, Arri Amira, Panasonic GH4, Canon C300, Canon 5D mark III and Canon 1D C的动态范围进行了测试,结论是:Sony A7s的动态范围达到14.1 stops,直逼价值4万美金的专业摄影机Arri Amira。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这篇文章对A7s的高感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可移步阅读。
Sony A7s新机发布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4-4-8 / 阅读(6940) / 评论(2) »
全幅的尺寸只放了1220万像素,感光度范围100 - 102400(可扩展到ISO 50 - 409600),对焦系统最低工作亮度-4EV,虽然定位于摄像和高感,但这不也是一台梦寐以求的高画质相机么,预计于今夏上市,对此机表示期待,等A7s样片出来后评价。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富士X-T1的画质和样片地址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4-2-7 / 阅读(7618) / 评论(6)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看起来很牛逼的样子,其实不然。

春节那几天就研究了富士的新机X-T1,看了几处的样片都不尽如人意,怕是测试主体的问题,没草率写文章批评,等到看了dpreview的,总算舒了口气:确实不怎么样。

整体画质表现和老前辈X-Pro1接近,低感不如X-Pro1,我估计和X100s更不用比了。高感略好于老前辈X-Pro1,主要体现在色彩深度,噪点数量上。

不想费太多笔墨,一个字形容X-T1的画质就是:肉。以前富士微单细节处刀刻版的表现在这台机器上难觅踪影,还不如去年早期的产品。

富士X-T1样片地址:
松下GM1是个好机器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3-12-20 / 阅读(7890) / 评论(4)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松下的微单我一直不是很感冒,主要问题是:定位很模糊,不像奥林巴斯走精致路线类单反路线,松下产品总是变来变去,没有章法;第二是色彩诡异,画面总是差点意思。

但是GM1出现,让人感觉这次松下走对了路:把M4/3系统的体积做到极致的同时保持了还不错的画质。这个极致不光是机身的进步,套头12-32mm F3.5-5.6的设计和焦段也可圈可点。整体有美感,异常轻巧,光机身就比宾得Q系列、自家LX7系列还小,包括电池机身仅重230克。可参照对比图: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松下GM1、宾得Q7、松下LX7、索尼RX100II

另外,GM1使用了电子快门,不仅节约了空间,速度也达到1/16000秒。

那么画质呢?
富士X-A1样片画质评价,对比X-M1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3-10-4 / 阅读(12672) / 评论(2)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X-A1在外形上和X-M1几乎没有两样,但是CMOS变了,不再是富士招牌的X-Trans传感器,而是一块普通(其他厂?)的1600万像素CMOS传感器,低价、塑料感,意图很明显,X-A1要在廉价单电市场抢一杯羹。

廉价是否等于低质?样片说了算,看了X-A1和X-M1的样片后,两台相机的区别很明显,从高感表现上,X-A1的ISO 12800都是可用的,但是细节、层次缺失得明显,X-M1在3200就有明显噪点,但是质感更好。

另外从动态上,X-A1暗部层次不足。

也就是说,不要期望X-A1达到富士其他单电的画质水准,但是作为一台日常用机,尤其是
简单说下奥林巴斯新旗舰E-M1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3-9-10 / 阅读(5499) / 评论(1)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在硬件上,比较出彩的地方:
能通过转接的方式兼容老4/3头并支持自动对焦,但是估计没几个人这么干吧;奥林巴斯把E-M1的取景器做到了全幅机的取景器感受,大尺寸,看进去不再是黑洞般的体验了;满身的按键和波轮,此机在手,操作无忧。

E-M1的画质比较奇特,要我评价,就是两头翘的表现。什么意思呢?
分页: 1/22 第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