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经典——尼康Nikon FA相机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09-8-27 / 阅读(26574) / 评论(13) »


我写这篇的目的是来吹嘘一下我最心爱的一台手动相机。

为了等一台成色不错的Nikon FA,花了我2年时间(那时候电子商务和C2C还不发达,顶多在雅宝和易趣上转转),最后终于在2001年的时候,于五棵松得手,几乎全新。

他诞生于1983年,为什么我这么喜欢一台老古董?并且同一时代的知名古董很多,身边不乏AE-1、X-700、OM-4、FM2等手动相机的优秀者,价格便宜量又足。

一大半原因要归结于他的传奇色彩,英雄生不逢时的遗憾。

他是:
世界上第一台多区测光相机(5分区,nikon矩阵测光的先驱)
第一台拥有多种测光模式的相机(多区、中央重点)
第一台也是唯一支持程序曝光P/A/S/M档的手动相机


他具备:
- 1/4000秒纵走式蜂窝钛快门
- TTL闪光和1/250秒闪光同步
- 完全支持AI-S镜头(注意完全两个字)
- 可换对焦屏
- LCD显示快门数据
- 中央重点测光范围是25:75(F3是20:80,其它的都是40:60)
- 实用的小手柄


从尼康的相机型号上看,大F、F2、F3、F4、F5、F6、D1/D2/D3,个位数字永远代表最高端的型号,而FA中的A,却是字母中的第一个,可见其背负的使命:顶级与革命。

顶级:从红红的目镜挡片、快门速度、同步速度就能看出他的血统
革命:当时他拥有手动机身里最高的电子技术和数个突破性的第一

FA被我说得这么牛逼,为啥现在的人只知道FM2、FE2、F3、FM3A,唯独不了解FA呢?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估计是大家看到松下LX3卖得火爆眼红了。我先说点别的。

在小DC上把光圈做大,做到F2,就有单反上F2的景深了么?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关键在于画幅尺寸,我给大家几个计算:

松下LX3 5.1mm端(等效135画幅24mm)F2.0听起来牛逼吧,在物距1米的距离下,前后景深一共是:1.16米!
而作为单反中片幅最小的4/3系统,在等效135画幅24mm端,光圈收到F4.5,景深才达到1.18米,这时候,光圈相比F2.0已经差了2档半之多
APS画幅,达到相同景深要光圈收到F5.6,光圈相比F2.0已经差了3档
最后比较一下135片幅,24mm,达到相同景深要光圈收到F9!光圈相比F2.0已经差了4档半之多


也就是说,平时500D啊这种级别的机器配的狗头,收缩一档光圈后,景深也浅于小DC上所谓的2.0大光圈!画幅才是王道啊。

奥林巴斯的系统的痛苦也就在于景深,和135系统相比,等于差了2档光圈,也就是说,我手中50mm F2.0的镜头,其实只相当于全幅的100mm F4.0。要想实现梦幻般的虚化,难!

以上这些只是希望给追求景深的朋友一个参考,对于小DC,本来景深长,光圈能做大是好事,只是别太抱希望就是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废话这么多,我最想说的就是S90这台机器,作为S系列的延续,还是有些创新的。一个是镜头旁的功能环,这是个不错的创意!第二个就只能算是噱头了,广角端做到了2.0大光圈,问题是它并不像LX3那样全焦段从2.0-2.8,这个可是2.0-4.9!到了长焦端,就和普通DC无异了,佳能那种靠个别数字的讨巧心态,唉,真是。估计不少用户会被忽悠的。

另外,看了样片,数码味真浓,紫边严重,高光区一片死白,画质别指望和LX3比了,喜欢买个新鲜玩具的就选S90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至于理光的GRD III,指标还是不错的,成像也中规中矩,从样片来看没有什么惊喜也没有什么遗憾。问题是,在这个价格上,我干嘛不选择LX3?一个是28mm F1.9,一个是24mm F2.0还能变焦&成像还不输定焦;一个没有防抖一个有防抖。难道靠着胶片时代的GR1x机身造型就能卖一辈子?

就目前看来,LX3还是无敌的。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Girlfriend 1号!这图看着象真的,比E-P1轻巧,看着像有内置闪灯,我喜欢纯黑色,还有那个传说中的20mm F1.7饼干,旁边大个的是45微。今年是M4/3年,恩!

看着图,外接EVF是肯定的了,松下在M4/3上表现真不错。之前的GH1、M7-14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东东。





爆出的参数如下:
内置闪光灯,跟LX3一样弹出式。
高清影片 720P 30FPS
超声波除尘
高宽比:4:3、3:2、16:9、1:1
总像素:13.1M,有效像素:12.1M
快门速度:1/4000~60S,B门:大约4分钟
LCD:3英寸,LCD分辨率:46万像素
尺寸:119X71X36.3mm
机身重量:约285克


对比一下E-P1的尺寸:
三围:121 x 70 x 36 mm
机身重量(含电池):355克


有不少人嘲讽我是器材狂,但是要买数码产品的时候又屁颠屁颠地来找我咨询。其实你们见过这样的器材狂么,听了这么多音乐,桌子上仅仅是一对加起来才巴掌大小的破音箱;拍了这么多照片,出门也只是一机一镜而已。这叫思维上的探索,行动上的理智。

这5台单反我都用过,写点东西希望对持币观望的朋友有所帮助。E-P1没有放进来,可以参考以前的文章,够详细了。

奥巴的这三台中,除了E420,其他两款机子均有遗憾。可以认为E420没有缺点,价格也非常平易近人。E420是我手上出片率最高的机器。

E520的问题是跑焦(中标概率蛮高),这个很可怕,有这一条的话,其他缺点都不用说了。不服气的人可以来找我理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E620最大的问题是低感噪点
E620是我用过的低感噪点最最最严重的机子(E-P1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便是ISO 100/200,关掉降噪后,中灰和暗部用惨不忍睹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开启降噪,暗部用不忍赌形容不为过。片子的反差也总觉得怪怪的,没有E420出片感觉好。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在高感的时候,少了些E420上的彩色条纹。

龟速的对焦
虽然对焦点多了,但是比E420还慢!尤其是在暗部区域,还有竖条纹物体,有时候相当郁闷。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