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Olympus这边不断的制造防抖机身(E-510、E-3),而作为同盟的Panasonic却锲而不舍地开发防抖镜头,这对像我等E330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Leica D Vario-Elmar 14-150mm F3.5-5.6 Asph. Mega OIS,好长的名字,这个头在年初即已初露端倪,现在终于等到松下正式发布了。主要特点如下:
 
1、覆盖28-300mm焦距段(135 equiv.)
2、松下OIS防抖
3、使用四片非球面镜片和一片低色散玻璃镜片
4、超静音技术(也许就是超声波马达)
5、全程50cm最近对焦距离
6、7枚圆形光圈叶片(可实现漂亮的焦外效果)
7、支持Contrast AF (适用于松下L10机身)
8、520克(便于携带)
9、Leica的品质

 
要是腾龙来做这个大变焦比镜头,我大概完全不会去考虑,但是,现在由Leica来揭榜,我就不能不留意了。想到Zeiss为Sony a100设计的16-80mm其优异的像质表现,作为另一位镜头届翘楚的Leica不大会为此而破坏自己的声誉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看MTF似乎很强悍的样子。希望在最长焦端不要缩水太严重,希望广角和长焦端的色散轻微,另外,希望边缘成像锐利(看MTF似乎是这样)。哦,差点忘了,还有最关键的,希望价格不要太高。
 
ps:松下新推出的单反DMC-L10还算有点特色,不过,低端的定位和明显不相称的$1299套机价格,我看松下大概是脑子进水了
开头半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下好,不到一周两家连续推出新机,想累死站长么?
 
早听说23号尼康会发布新品,白天上班没时间,结果晚上再看互联网的时候,CN大战已经口水满天飞了,其中不乏神经质的死硬粉丝,其实何必呢,你又不是他们的儿子。
 
D3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Nikon终于有了第一台全幅数码单反D3,在Nikon的发展史上(尤其是近几年在技术上总是落后挨打),的确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虽然1200万像素尚不能和Canon 1Ds MarkIII匹敌,可全幅、9副/秒的高速连拍让Canon很尴尬,面对08年奥运会,体育记者是用Canon 1D Mark III(1000万像素,APS画幅,10fps)还是D3呢(1200万像素,全幅,9fps / DX画幅,11fps)?这是个问题。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D3我就不多说了吧,离我远了点,主要特性:
- Nikon第一台全幅数码单反
- 12.1万像素全幅CMOS
- ISO 200-6400 (最低100,最高25600!)
- 3 种影像区域:FX 格式 (36 x 24)、 DX 格式(24 x 16) 或 5:4 (30 x 24)
- 支持DX镜头,取景器自动遮蔽(500万像素成像)
- 最高9 fps连拍(全幅),11 fps(DX画幅)
- 14 bit A/D
- 自动对焦校正(细调)
- EXPEED 图像处理器
- 极短的操作时滞
- 3寸92万像素LCD(1920x480)
- Live View模式(可实现自动对焦)
- 双CF仓
- 30万次快门寿命
- 没有CMOS清洁系统
- D-Lighting 图像增强技术

 
 
D300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还用说,它是D200的法定继承人。先说主要特性:
 - 12.3万像素DX画幅CMOS
 - 100%取景范围!
 - CMOS清洁系统
 - ISO 200-3200 (最高6400)
 - 14 bit A/D
 - EXPEED 图像处理器
 - 15万次快门寿命
 - 6 fps 连拍 (使用电池包时达到8 fps)
 - 3寸92万像素LCD(1920x480)
 - 自动对焦校正(细调)
 - Live View模式(可实现自动对焦)
 - D-Lighting 图像增强技术
 - 51点自动对焦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相比从D100到D200那漫长的3年多的等待,这次升级到D300只花了不到2年的时间,令人惊讶的是,这次的升级是不容被忽视的。对比Canon 40D,还是有所优势的:
 
1、1200像素(40D只有1000万)
2、100%的取景范围(达到了专业级水准)
3、Live View时可在反光板不升起时实现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待确定)
4、类似D200基于F6的完美的金属机身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其实按照D300的配置,对手应该是Canon 5D。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也是最最关键的只有:画质!同样的感光元件,在不同的厂家手里完全是截然不同的表现,期待D300能雪耻D200高ISO之痛。
 
另外值得提的几点: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同时推出了5款135画幅镜头。这也说明为什么Nikon和Canon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在研发DX镜头之上,因为他们根本没把DX画幅作为未来的趋势。要不,干嘛出14-24/2.8 和 24-70 F2.8呢?那些拥有大量135时代Nikon镜头的老玩家们有盼头了。
 
2、5款135画幅超长焦VR镜头。很明显,配合D3推出,目标是08年奥运会。Nikon老谋深算!
 
3、Live View。感谢Olympus,自从E330发明Live View之后,Nikon和Canon都已经完成抄袭,接下来要看Pentax和Sony的了。不过,两位的抄袭还是有所提高的,一方面是实现了在反光板不落下时自动对焦(其实这有屁难度!小DC怎么实现对焦的?),另一方面,Nikon在软件中加入了远程Live View功能,在一些特殊领域会有用处。
 
这周真忙,工作超忙,回家继续忙。信息量真大,来不及认真消化。其实我更关注Sony a10、Pentax K20D、Olympus EP-1,相信你们已经按耐不住了。相信今年年底的数码单反市场将会相当热闹,竞争激烈,大家准备好银子、睁大眼睛!
同时还发布了不少新机,其中G9是令人失望的,A系列中A650给我很好印象,但还是一如既往地用AA电池,叹口气。至于大家最关注的40D,看完参数和功能介绍后,值得期待。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主要亮点:
- 千万像数 APS-C CMOS sensor
- 6.5 fps 连拍, 一次最多75张JPEGs
- 新的AF对焦系统
- DIGIC III 图像处理器
- 3.0” LCD
- Live View 功能(类似Olympus E330 B模式,可显示直方图、曝光补偿效果)
- 除尘系统
- 14-bit 模数转换器
- 和1Ds Mark III一样明亮的取景器
- 可换对焦屏
- 更快更安静的反光板系统
- AF-ON按钮的加入
- 桶形畸变校正

 
相比于20D到30D不痛不痒的升级,这一次的40D不仅带了性能的提升,还加入了相当实用的的功能。按照佳能*0D的一贯优异表现,40D将极有可能继续成为中端DSLR画质之王。
 
同时Canon还发布了两个防抖镜头(可降4档快门速度),EF-S 18-55mm f/3.5-5.6 IS,EF-S 55-250mm f/4-5.6 IS,证明Canon是死了心了不在机身设置CCD防抖系统。不过,还算好,看EF-S 18-55mm f/3.5-5.6 IS的定位,应该算是套头配置,今后的入门级玩家也一样可以享受极高性价比的防抖套头了。而EF-S 55-250mm f/4-5.6 IS,似乎将成为长焦新宠。不知Nikon看了会有何动作?
我终于要有活干了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on 2007-8-19 / 阅读(7787) / 评论(2) »
07年都过了一半有余也没啥新品,搞不懂为何相机厂商们都这么沉得住气。这不可好,各家的下一代数码单反一下子扎堆冒头,各种小道消息、官方诱惑一齐出动,看来年底的数码单反市场将会非常热闹,并且,最重要的是,我终于有机会又可以对新机器们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了。先瞎掰点猜想:
 
1、Olympus EP-1 旗舰(关注度:*****)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多少年了,才等到E-1的继任者,奥林巴斯太深思熟虑了。根据照片和泄露的性能参数,可翻转LCD、100%亮丽的取景器、防水、Live MOS、多点对焦(超过3个)、IS防抖系统、机顶闪灯已经毫无悬念。而我关心的是:有没有像E330一样的A模式,如果是,那真的太完美了。
 
2、Sony a10(关注度:****)
虽然比美能达的a5D手感好很多,但是a100还是像个塑料玩具,中端市场需要一部能与nikon D200/300、Canon 30/40D抗衡的机型。a10传言很久了,可惜还没什么确切细节透露,希望能拥有匹敌Pentax K10的手感和做功,更准确的测光系统、还有更好的高ISO噪声表现。需要批评的是,sony/minolta的数码头实在是太少了。
 
3、Canon 40D(关注度:***)
要不是30D的优异表现,它早该退出舞台了。据说40D在月底能出现,可以期待一下。超声波除尘,应该会实现。机身防抖?别做梦了。希望40D能带来一些令人惊喜的功能,而不仅仅是性能的微小升级。另外,Canon是不是有必要发布Nikon 18-200 VR类似的镜头?老是既笨重光圈又小的的17-85 IS在撑大梁,Canon给自己争口气好不?
 
4、Nikon D300(关注度:**)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Nikon D200完美的机身和它惨不忍睹的高ISO成像质量完全不成比例,也许D300会肩负雪耻的责任。消息不多,也没什么值得期待的地方。Nikon和Canon喜欢躺在钱堆上睡大觉,不像其他那么锐意进取。
 
最后,希望Fuji能基于自己画质优异的Super CCD、Nikon F6机身设计、防抖技术和超声波除尘技术推出一款杀手级的单反机身,惊艳地出现在市场,傲视群雄。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