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曲线
zouzhou / Posted in 杂七杂八 on 2015-10-24 / 阅读(7676) / 评论(1)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从我们读大学那时候起,“郁闷”这个词悄然流行了起来,清华学子们每天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正好同时代还有一部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大家从至尊宝身上发现了共鸣,顶礼膜拜。

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不开心,不过词换了,叫“焦虑”,但焦虑的主要原因,还是觉得自己钱少。钱意味着物质生活质量、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和别人看你的眼光。

但多少是幸福的基线呢?

年薪5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身边不少人已经拿10W了。
年薪10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当年笨得要死的同学已经拿20W了。
年薪20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跳槽到BAT的同事已经拿50W了。
年薪50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他社交圈的人都住别墅了。
年薪100W的人,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他觉得自己累得像条狗了。

很奇怪但又每天上演的现象对不对?有时候一个同学聚会、一个道听途说就可以击溃你的幸福防线,但是很少有人因为自己读书少而焦虑、字写得难看而焦虑、审美差而焦虑、没有爱好而焦虑。

我以前写过文章提到,钱是这些才能中,最容易被量化的,因此最容易被比较。比较的习惯从哪里来?回顾一下我们从小到大做不完的考卷和走过的独木桥。现在的80后家长,哪个不是年轻的时候对此深恶痛绝,而有了宝宝之后,连早教都开始考虑了,千万不能输给了其他孩子。家长的不安全感源自当年被植入的种子,而这个种子生根发芽,开始了对下一代的影响。最开始,这个系统是来影响人的,到现在,人已经和系统协同协作了,互相促进,完美运转。

其实让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我期望的幸福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很多人会说:有个够住的房子,家人身体健康、开心、能在树下躺着听歌看书看孩子们嬉闹。这个期待似乎和大量的钱没什么关系,那我们到底在苛求什么呢。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