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 City Film Club

Dream City Film Club
  • 演唱者:Dream City Film Club
  • 发行年份:1997
  • 唱片风格:Alternative, Indie Rock
  • 乐队成员:Michael J.Sheehy, Andrew Park, Laurence Ash
  • 成立年份:1995
  • 成立地点:英国
Dream City Film Club专辑评价

一直都很佩服这样的乐队,明知道专辑不会大卖,也坚持着自己的调子,让我们的硬盘里多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其实这年头各种技术的发展,搞音乐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其流程就跟做包子一样的简单,做包子,和面发酵拌馅捏包子上锅蒸,做音乐,想好旋律生成谱编曲想和弦定速度配上词到录音室唱下。跟大多数行业一样,做音乐在某一方面也是程式化的在进行着重复劳动,各种软件的应用如Cool Edit,cubase让制作音乐也越来越简化。所以看见你身边某个演出上的吉他手好像很酷,其实他弹来弹去的也就几个和弦,平常人练习后都可以做的到。这么说吧只要你不是天生的五音不全,基本都有成为一个好的音乐人的基础。

在我眼里一直以来做音乐的其实和做包子的没什么区别,一个给我的味觉带来享受,一个刺激了我的听觉。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虽然包子的创作过程和搞音乐没多大区别,可是音乐的背后是一群群漂亮火辣的姑娘和一堆堆的钞票,卖包子的即使做的再好吃,也只是排了两条队的大妈和挤在菜篮里的零钱。而造成这种不和谐局面其实就是现代流行音乐的自我炒作和其听众的自我标榜而已。根源于其背后潜在的商业利益和个人的自我意识。而这两者将音乐行业于其余行业分离出来,抬高它的地位,夸大它的效果。

可以拿摇滚乐来做个例子。其背后的商业效益的推动性不必多说。具体来说个体,百度下,几乎不同的人心里对摇滚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个人意识的多元化扩大了它的影响力,丰富了它的内涵。但摇滚终究还是脱离不了流行音乐这个框架。人们认为摇滚区别与流行音乐是因为它宣泄、坚持、抗争.....其实这些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可以,而且都可以得到不同的人的认可。之所以得出结论的不同,只是因为每个人所听的音乐风格的不同,经历的不同,心境的不同而已。就好像推荐的本张专辑中的那首所If I Die I Die,很多人听了都会产生绝望孤寂的感觉,可给我的感觉却是很潇洒,藐视一切的超脱。所以与其说摇滚主观的代表了什么,不如说其被动的被人们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而这个标签的来源也非原创,则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上扒下来的。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将摇滚乐从现代流行音乐里分离了出来,还搞的有如深仇大恨一般。同样这种意识在也会摇滚乐内部爆发,造成你做的是摇滚他做的伪摇滚这种分歧。但是大家都忘了,摇滚也是流行音乐的一种,做音乐也只是获得生存资料的一种行当而已。

上面纯属扯淡,不如好好听听这张专辑。不去管专辑是否大卖,不去管乐队生存的状况好坏,也不去管音乐的风格如何。这样的音乐都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它的与众不同。而这正是摇滚乐,流行音乐乃至所有行业最初所具有共性,创新。摇滚究其根本正是对于流行音乐的创新与改变,丰富了音乐的种类风格,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听的享受。

做包子容易,难的是做第一个包子啊!

Shoegazer

发表评论

推荐曲目

  • Because You Wanted It
  • Shit Tinted Shades
  • Porno Paradiso
  • If I Die I Die
  • '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此专辑由 Shoegazer 于2011-12-23分享

他们收藏了该专辑(10人)

  • 向北
  • 腻子
  • 明可夫斯基
  • Vonsh
  • 林苗
  • 文维
  • 柒夏
  • Jesus
  • mademoiselle
  • DirtyThree

选一张 >